生物樣本作為轉化醫學研究的重要資源,正在日益受到各國高度的重視。在美洲有影響力的組織有1999年成立的國際生物和環境資源協會( ISBER )和2005年由美國 NCI 成立的生物存儲庫和生物標本研究實驗室( OBBR )。縱觀國內生物樣本庫發展現狀,可謂各有千秋,琳瑯滿目。絕大多數儲存方式以冰箱為主,樣本庫的規模大小也與冰箱的臺數相關,衡量樣本庫的規模似乎也與樣本的存儲量或以凍藏設備數量為硬指標。在龐大的數量背后我們可否注意到了可利用樣本量有多少,也就是高質量的樣本有多少?
那么樣本庫存儲的數量與質量哪個更重要?
目前國內樣本庫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各大單位對于建庫就像軍備競賽式的規模化,樣本存儲量也多達10到幾十萬。生物資源的廣泛性固然是生物樣本庫的基石,也是國內樣本庫發展的當前現狀,我們應該為有如此之多的生物樣本資源感到欣喜,這是我們生物樣本庫數量化的優勢。那么擁有如此之大的優勢,我們應該如何發揮其應用價值?如何讓樣本庫活起來?
建設生物樣本庫的旨在于生物樣本背后信息的開發與應用,為科研與臨床提供可靠的依據與指導意義。如何存儲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們縱觀世界高水平樣本庫的儲樣模式,舉澳大利亞為例,食道癌患者保存樣本成系統化,該庫是這樣保存樣本的:唾液、口腔拭子、血液、組織、分泌物等,病灶和其相關處都存留樣本,保證生物信息的完備,研究起來不會只局限于一處而是融匯貫通,關聯研究其本。這也給我們國內樣本庫有了指導性的方向,不拘一格,大而廣,或小而精都是樣本庫發展的出路。所以儲存的標本類型不只局限于是血液或者組織,應該來源于患者的不同類型相關標本。當我們擁有如此成休系的標本后,深度挖掘樣本所提供的價值,是轉化醫學的關鍵,不要讓自己的樣本庫成為死庫,由此觀之,樣本本身就是研究的核心,其質量問題當然也是重中之重。
保存高質量的凍存樣本是檢測患者基因型、轉錄組型、蛋白質組型以及代謝功能的最理想樣本,要想對組織核酸、蛋白質、代謝產物等進行準確的分子分折,提取這些物質的原始樣本的保存條件就至關重要,因為如果樣本存在降解、樣本中存在其它雜質,或者存在酶類抑制劑都可以對檢測結果造成干擾。因此,為了滿足大規模的轉錄組學篩選研究,就必須有足夠數量的、保存質量良好的生物樣本隨時待用,生物樣本庫中的樣本要滿足這些要求,嚴格的標準化質控相當重要。對一些特定類型樣本儲存的質控標準,比如,DNA和RNA樣本,確保其完整性和純度是最重要的。對RNA樣品,其純度要根據其在260nm和280nm處的吸光光度值來判定,其完整性要通過瓊脂糖電泳或顯微微陣列來檢測觀察其在28s和18s大小的兩條核糖體帶。此外要檢測RNA的完整性,還要計算RNA完整性系數(RIN) ,而且,所提取的RNA在經過逆轉錄之后,通過RT-PCR方法要能擴增出完整的基因。DNA樣品的完整性的檢測方法跟RNA基本相同,不過,其完整性是通過觀察瓊脂糖電泳后存在的一條完整的不彌散降解的高分子量條帶來檢測,也可以通過PCR之后完整基因的擴增能力來進行驗證。
在國內,樣本DNA相關存儲基本都可以很好做到,可rna ,ctdna,ctc 等樣本卻不盡人意,而這些樣本更具有深度研究價值。成系統的保存樣本 ,同一人份血液,我們如果可以做到保存其DNA , rna ctdna ctc等,對疾病的研究和后期的大數據分析評估治療都有質的飛躍。百泰克結合自身研發優勢。適時推出血液保存管、游離核酸保存管、循環腫瘤細胞保存管,以高質量優勢為樣本庫建設添磚加瓦,樣本庫的存在才有其實際的意義,樣本庫才能活起來。血液rna保存十分困難,降解嚴重是保存血液rna難點。所以我們取樣時就應該選擇良好的保存管來解決問題。百泰克血液rna保存管針對血液樣木rna易降解給出了解決方案。